绍兴二十五年八月,秦桧病倒了股票配资开户官网,整日躺在床上,连一根手指都动不了,写字都成了奢望。无奈之下,他只能指望儿孙们代为执笔,处理一些事务。
到了十月,秦桧的病情愈加严重,情况变得相当危急。宋高宗赵构得知后,立即前去探望。当他见到秦桧时,惊讶地发现他连说话都变得艰难,只能眼泪盈眶,不停地流泪。看到这番景象,赵构心中万分复杂。回宫后,赵构急忙指示起草一份诏书,大致内容是让秦桧辞去宰相职务,好好养病,准备第二天发布。
然而,事情并不那么简单。当晚,秦桧的养子秦熺急忙召集了自己儿子秦埙以及亲兄弟林一飞(秦桧的亲儿子)四处活动,策划一番,暗中谋划着如何让赵构认可他成为继承者,甚至替父亲接任宰相之位。这一切的计划还与他们的家庭背景密切相关(秦熺为何是养子,林一飞为何是亲儿子,后续会解答)。
展开剩余84%第二天,秦桧的继任问题浮出水面。有人向赵构上书,建议让秦熺继承父亲的职务。赵构闻言勃然大怒,感到极为不悦,于是立刻下达了一道诏书,宣布封秦桧为建康郡王,秦熺则被任命为少师,二人均享有荣耀的同时也宣布致仕退职。尽管这一安排看似给予了秦桧荣誉,但实际上却是名义上的退位,赵构通过这种手段达到了逼退秦桧的目的。
秦桧接到这一道诏书后,心头如被重锤击中,几乎惊慌失措。那晚,他的生命仿佛也在这一次打击中崩塌。最终,他因剧烈的情绪波动,暴毙而亡。死后,他的家族也遭到了一场大清洗,众多亲信和子孙被流放至边远地区,根基彻底断裂。
绍兴三十年,秦桧唯一的亲儿子林一飞去世,未曾留下后代,至此,秦桧一脉彻底绝后。正如人们所说,天道轮回,苍天饶过谁,秦桧当年陷害岳飞、让忠良蒙冤,谁又能想到自己会以这种惨烈的方式结束一生?
那么,赵构为何要如此狠心,将秦桧彻底斩断?难道是为了替岳飞报仇吗?当然不是。赵构并非为了复仇,而是因为秦桧已经失去了价值,甚至触及了赵构心底的底线。
秦桧,原本是一位极具潜力的人物。出生于书香门第,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,学业优异,二十四岁便考中了进士,前途无量。可是,秦桧的命运却因妻子王氏的出现而发生了重大转折。
王氏是仁宗时期宰相王硅的孙女,也是奸臣童贯的干女儿。她的父亲王仲山,虽然未曾做过大官,但王氏家族却曾是门第显赫,官宦家庭。尽管家族在王硅之后逐渐衰败,但仍有一定势力。
秦桧进士及第后不久便娶了王氏为妻。王氏虽然貌美,却心狠手辣,气度狭隘,嫉妒心极强。婚后,秦桧发现王氏无法生育,然而因为当时自己只是一名低级教授(密州的教员),不敢得罪王氏家族,只能继续维持夫妻关系。
为了有继承人,秦桧与一名奴婢私通,生下了一个儿子。王氏得知此事后,坚决不让秦桧认这个亲儿子。无奈之下,秦桧只好把孩子交给一个姓林的朋友收养,取名林一飞。王氏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,还把哥哥王唤的儿子接来当养子,并取名秦熺。
就这样,秦桧的亲生儿子林一飞一直被抚养在林家,而秦熺成为了秦桧唯一的合法继承人。随后,秦桧的仕途不断攀升,终于成为了御史中丞,而王氏家族也随着他的权力崛起,许多亲戚都进入了地方官场。然而,好景不长,靖康之变爆发,王氏家族被金人一网打尽,包括王仲山、王仲嶷等在内的亲戚都投降了金人。
秦桧也在混乱中被金人掳走。看到家族几乎全体投降,他为了保命也不得不选择投降。幸运的是,金军将领完颜昌看中了他,将他提拔为参军,并与完颜昌建立了深厚的关系。此后,秦桧多次参与金军的军事行动,为金人出谋划策,成为金国的代言人。
建炎四年,金人意识到南宋并非易于征服,开始有了议和的打算,但南宋国内的主战派占据主导地位,局势复杂。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,秦桧带着家人回到了南宋,声称自己是从金军中逃脱的,实则金人有意将他作为特使送回南宋。
秦桧回到南宋后,迅速察觉赵构有议和之意,便积极支持“南北分治”的议和方案,这与金人早先提出的方案如出一辙。赵构对这一方案产生了浓厚兴趣,因为他本就对南宋能够战胜金人抱有怀疑,且心中早已暗示自己会选择议和。
就这样,秦桧成为了南宋的议和派领军人物。赵构虽心有忌惮,但为了实现议和,最终不得不依赖秦桧的手段,使他成为了宰相,继续实施议和政策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赵构心中对秦桧的警惕逐渐加深。秦桧渐渐变得专横跋扈,任人唯亲,大肆提拔亲信,整顿朝政。赵构的皇权因此不断受到威胁,但又为了保住议和成果,不得不隐忍。
随着绍兴十年的岳飞北伐胜利,金人最终意识到,与南宋议和对其利益更为有利。金人要求秦桧促成这一进程,但条件是必须先除去岳飞。秦桧无所顾忌,立即告知赵构,赵构同意后,便通过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,并将其与韩世忠一起罢黜兵权。接下来,秦桧设计陷害岳飞,以谋反罪名将其关押,为议和铺平道路。
绍兴议和最终达成,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,割让了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,岳飞多年来的功劳也因此化为乌有。议和成功后,赵构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,他开始深知秦桧的威胁,最终选择施以“明升暗降”的手段,让秦桧与儿孙退出朝政。
然而,秦桧的执念未曾停歇,他依然暗中谋划着让儿子秦熺继承自己的职务。为了这一目标,秦桧不惜一切手段,不断为秦熺铺路,甚至连孙子秦埙也不放过。赵构早已识破其意图,但始终保持表面上的容忍。
最终,秦桧因身体日益衰弱,迫切想要让秦熺接班,而赵构也忍无可忍,决定采取果断行动,将秦桧彻底罢黜。这一切的开始,源于秦桧对自己的权力膨胀,他最终为自己的野心付出了代价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益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